比赛规程如下:
一、主办单位:
同江市人民政府 佳木斯市体育局
二、授权单位:
北京踢王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三、承办单位:
同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同江市跆拳道协会
四、协办单位:
黑龙江龙威跆拳道培训中心
吉林省意江南—利洋大酒店
吉林省天下武者栏目组
五、比赛时间:
2019年7月16日---2019年7月18日
六、比赛地点:
同江市体育馆
七、参加单位:
跆拳道俱乐部、少年宫、体校、武校,高校、专业队等
八、竞赛项目:
(一)竞技比赛:个人竞技、团体竞技;
(二)品势比赛:个人品势、混双品势、团体品势、
(三)双人极限竞技表演赛;
(四)跆拳道舞;
九、年龄及组(级)别设置:
(一)竞技比赛年龄规定、级别设置及项目报名要求
1.个人竞技比赛年龄规定、级别设置
⑴成年组:18岁及以上(2000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男子 |
-58kg |
-68kg |
-80kg |
+80kg |
女子 |
-49kg |
-57kg |
-67kg |
+67kg |
(2)青年组:15岁-17岁(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男子 |
-45kg |
-48kg |
-51kg |
-55kg |
-59kg |
-63kg |
-68kg |
+68kg |
女子 |
-42k g |
-44kg |
-46kg |
-49kg |
-52kg |
-55kg |
-59kg |
+59kg |
⑶少年甲组:12岁-14岁(2004年1 月1日-2006年12 月31日)
男子 |
-34kg |
-37kg |
-40kg |
-44kg |
-48kg |
-52kg |
-56kg |
-60kg |
+60kg |
女子 |
-32kg |
-35kg |
-38kg |
-42kg |
-46kg |
-50kg |
-54kg |
-58kg |
+58kg |
⑷少年乙组:10岁-11岁(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男子 |
-27kg |
-29kg |
-31kg |
-33kg |
-36kg |
-39kg |
-42kg |
-45kg |
-48kg |
+48kg |
女子 |
-25kg |
-27kg |
-29kg |
-31kg |
-34kg |
-37kg |
-40kg |
-43kg |
-46kg |
+46kg |
⑸少儿甲组:9岁(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男子 |
18-21kg |
-23kg |
-25kg |
-27kg |
-29kg |
-32kg |
-35kg |
-38kg |
-41kg |
-44kg |
+44kg |
女子 |
18-21kg |
-23kg |
-25kg |
-27kg |
-29kg |
-32kg |
-35kg |
-38kg |
-41kg |
-44kg |
+44kg |
(6)少儿乙组:7岁(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男子 |
17-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8kg |
-30kg |
-32kg |
-34kg |
-36kg |
+36kg |
女子 |
17-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8kg |
-30kg |
-32kg |
-34kg |
-36kg |
+36kg |
(7)幼儿组:5岁(2013年1月1日 -2013年12 月31日)
男子 |
15-18kg |
-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6kg |
女子 |
15-18kg |
-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6kg |
(8)宝宝组:4岁以下(2014年1月1日 以后出生)
男子 |
14-17kg |
-18kg |
-19kg |
-20kg |
+20kg |
女子 |
14-17kg |
-18kg |
-19kg |
-20kg |
+20kg |
2.团体竞技比赛年龄规定、级别设置
组别 |
比赛项目 |
体重范围 |
团体体重总重量 |
成年组:18岁及以上 (2000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
男子3V3团体 |
65kg-80kg |
不超过220kg |
女子3V3团体 |
55kg-70kg |
不超过190kg |
|
青年组:15岁-17岁 (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
男子3V3团体 |
55kg-65kg |
不超过185kg |
女子3V3团体 |
50kg-60kg |
不超过170kg |
|
少年甲组:12 岁-14 岁 (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
男子3V3团体 |
40kg-50kg |
不超过140kg |
女子3V3团体 |
38kg-48kg |
不超过130kg |
|
少年乙组:10岁-11 岁 (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
男子、女子3V3团体 |
31kg-39kg |
不超过105kg |
少儿甲组:8 岁-9 岁 (201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
男子、女子3V3团体 |
22kg-30kg |
不超过80kg |
少儿乙组:6岁-7岁 (2012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
男子、女子3V3团体 |
20kg-28kg |
不超过75kg |
3.项目报名要求
各参赛单位报名项目数、报名队数不限,团体赛以“某参赛单位1队、2队、……”报名参赛,依此类推;每名运动员只能组队一次。
(二)品势比赛年龄规定、级别设置及项目报名要求
1.个人、混双、团体品势
(1)比赛年龄规定、级别设置
组别 |
有级 |
高级 |
超级 |
成年组:18岁及以上(2000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
太极二章 |
太极八章 |
太白 |
青年组:15-17岁(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
太极二章 |
太极七章 |
高丽 |
少年甲组:12 -14岁(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
太极二章 |
太极六章 |
太极八章 |
少年乙组:10-11岁(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
太极二章 |
太极五章 |
太极七章 |
少儿甲组:9岁(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
太极一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六章 |
少儿乙组:8岁(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
太极一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五章 |
少儿丙组:7岁(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
太极一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四章 |
少儿丁组;6岁(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
太极一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三章 |
幼儿组:5岁(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太极二章 |
宝宝组:4岁以下(201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2)个人品势和团体品势分男、女组;团体品势为 3人,人数不足或超过不得参赛;
(3)混双品势比赛:1男1女;
(4)运动员在同一年龄组别内,报名级别不限。
(三)跆拳道舞年龄规定、组别设置及比赛要求
1.各参赛单位不限性别及年龄,每队由5-9名运动员组成,不足5人或超出9人按失格论处,每名运动员只能组队一次。各参赛单位不限报名队数,以“某参赛单位1队、2队、……”报名参赛,依此类推。
2.各参赛单位自备音乐,在比赛日前一天上午提交给组委会音响负责人,并自留备份盘。音乐文件应当由提交者自行检查并确认可以正常播放,音响负责人无此义务。音频未上交时取消比赛资格。如歌词是外文,必须提供歌词大意,音乐及歌词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无任何不良标语和政治性语言。
3.允许参赛选手服装进行特别设计以增强表演效果,同时提倡与支持以健康完美为前提对参赛选手进行适当的形象舞台化设计,如:化妆、发型设计,具体实施由参赛队自行完成,无任何不良标语和政治性标语。
十、竞赛赛制、规则
(一)竞技比赛
1.竞赛规则:采用踢王决竞赛规则。
2.比赛方式:采用单败淘汰赛。
3.比赛时间:
(1)个人赛: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1分钟,共三局,局间休息30秒,每局比分清零,决胜局后比分打平,休息30秒进行第四局金腿加时赛
(2)团体赛:共二局,局间不休息。第一局:双方各选一名运动员对战1分钟;第二局:采用1对1进行3分钟的自由换人比赛,场上队员完成3个技术动作后,教练员可申请更换任意队员,二局得分累计,总得分高者获胜。
4.得分部位
(1)躯干部位:髋关节以上锁骨以下部位;
(2)头部:锁骨以上的头部(后脑除外)。
5.得分技术:使用横踢、劈踢、后踢、旋踢,以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攻击对方躯干,使用横踢、劈踢、后踢、旋踢、踹踢,以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攻击对方头部。
6.得分分值
(1)使用得分技术准确、有力击中对方躯干得2分;
(2)使用得分技术准确、有力击中对方头部得3分;
(3)使用得分旋转技术准确、有力击中对方躯干得4分;
(4)使用有效旋转踢技术击打头部得5分;
(5)使用有效拳的技术击打躯干得分部位得1分
7.犯规行为
(1)抓:抓住对方以达到限制对方攻击或抓住对方达到有利于攻击对方的行为;
(2)推:对方攻击过程中推对方或故意将对方推出界;
(3)消极:通过伪装受伤、持续不攻、连续后撤、背逃、倒地等达到拖延比赛时间、逃避对方攻击目的等行为;
(4)越出边界线:单脚越出边界线(除对方犯规行为导致);
(5)阻碍:使用推踢、侧踢技术攻击或提膝抬腿等阻碍性行为;
(6)不良行为:故意踢击对方腰部以下部位、故意攻击倒地的运动员、暂停后攻击对手或运动员或教练员的其他不良言行。
(7)除双脚外身体任何部位碰触地面倒地
8.犯规行为的判罚
(1)主裁判对犯规行为判罚扣分;被判罚一次扣分给对方加1分;
(2)个人竞技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单局累计5次判罚,单局判犯规败。加时赛:决胜局比赛出现平分时进行1分钟加时赛,先得分者胜;若双方均无得分时,由当场裁判员进行优势判定。(团体赛由第二局比赛结束时留在场上的运动员进行加时赛)。
9.教练员可申请即时审议的内容
(1)主裁判员判罚后的漏减分;
(2)针对击头技术得分与否;
(3)针对旋转技术得分与否;
(4)针对电子计分故障或记录台记分错误;
10.分差胜:比赛不设分差胜,若比赛中出现双方实力悬殊,为保证运动员安全,主裁判可终止比赛,判定胜负。
11.其它规定
(1)组委会提供电子计分系统、头盔等。
(2)参赛运动员须身穿竞技道服,自备护具、护裆、护腿、护臂、护齿、手套参赛。
(3)领队教练员联席会、技术会议时间:另行补充通知。
(4)称重时间、地点:另行补充通知。
(5)参赛教练员须参加超级联赛技术会议接受赛事规则及相关业务培训,方可上场指导。
(6)当某一级别报名人数少于3人时,则向上合并级别或组别,或取消该级别比赛。
(二)品势比赛
1.品势比赛采用评分制,演练规定品势或规定动作,时间不超过90秒;
2.自创品势(3-5人团体)比赛时间为:60-70秒;
3.演练结束后,按得分高低顺序排出(1、2、3、3、5、5、5、5名)名次。
4.品势评分标准
(三)双人极限竞技表演赛年龄、组别设置和比赛要求
双人极限竞技表演赛不限年龄、性别;比赛时间为一局3分钟,由双人组成一参赛队,双人运用跆拳道竞技腿法进行编排,配合对抗表演。采用评分制。
评分和录取名次:由裁判根据参赛队员比赛场上的技术表现和实战表现评分要素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顺序录取参赛队名次。
项目 |
评分细节标准 |
评分分值(100分) |
技术表现 |
技术难度 |
10 |
技术编排与组合 |
10 |
|
技术速度与力量 |
20 |
|
实战表现 |
气势 |
10 |
配合熟练度 |
10 |
|
攻防连贯性 |
10 |
|
表演精彩性 |
10 |
|
对抗实战性 |
20 |
(四)跆拳道舞
1.比赛时间:60-90秒内完成。
2.手部动作的构成需要以跆拳道基本动作为基础,腿法需要使用跆拳道腿法。
3.跆舞竞赛评分标准:准确度40分(动作准确性20分,指定技术动作20分),编排60分(熟练度20分,表演力20分,创作性20分,);根据节奏与动作的结合程度来评判熟练性;根据表演活跃度,音乐的组合程度来评判表演力;根据演出的独创性和艺术程度来评判创作性。
4.跆拳道舞采用打分排名制。
十一、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一)比赛所有项目录取前8名(第3、5名并列);前3名运动员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证书及奖牌,第5名至第8名运动员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证书。
(二)本次比赛品势 竞技个人单项冠军者将颁发踢王决专属服装一套 并获得北京全国踢王决皇冠之战总决赛参赛资格。
(三)设团体总分奖:录取前8名运动队,前3名运动队由组委会统一颁发奖杯、证书。第5名至第8名运动队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证书,各参赛队参加项目的积分总和为团体总分。
(四)计分办法
1.竞技、品势个人各级别前8名分别按9、7、5.5、5.5、2.5、2.5、2.5、2.5计分;
2.品势团体、竞技团体、混双和跆拳道舞比赛各组别前8名分别按18、14、11、11、5、5、5、5计分;
3.参赛分:各队报名一名运动员获得1分的参赛分,各队参赛运动员每增报参赛项目一项获得0.5分。例如:***队报了65人,获得参赛分65分,增报50项,获得参赛分25分,共90参赛分计入团体总分(各队的参赛分+各队的个人项目计分+各队的团体项目计分=各队的团体总分);
4.团体总分录取前8名运动队,统一颁发奖杯;前3名运动队颁发奖金,第一名人民币叁仟元,第二名贰仟元,第三名壹仟元。
(五)参赛运动员大于20(含)人的单位颁发“踢王决优秀组织奖”奖杯;
(六)按10:1的比例颁发“踢王决优秀教练员”奖证书;
(六)按10:1的比例颁发“踢王决优秀裁判员”奖证书。
十一、特别规定
(一)参加区域总决赛选手,按照实际体重和年龄重新申报相应的组别、级别和项目。
(二)任何组别项目在总人数超过16人时可以设立A、B两个小组或ABCD等组别(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来定,原则上每个组别不少于8名运动员)。
十二、报名与报到
(一)各参赛队报名于2019年6月25日前截止。报名统一通过网络报名。报名网址:
(二)报到时间与地点:2019年7月16号 地点另行通知。
(三)队员报到时,需携带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包括心电图、脑电图)。比赛中一旦出现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组委会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但不承担法律责任。
十三、比赛经费
(一)报名截止后,不再接受报名。
(二)各代表队交通食宿费自理。
(三)比赛中如遇争议,在当场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领队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并缴纳申诉费2000元,胜诉全额退回,败诉不退还申诉费。
(四)比赛由大会统一办理比赛期间保险。
十四、报名咨询
(一)报名电话:15146909099(微信同步)
(二)联系人: 陈全安
东北三省踢王决赛事组委会
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