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办单位(一)广东省跆拳道协会专业性团体会员单位,主办方特邀单位。1.成年组:199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25岁及以上)2.青年组:1996年01月0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17岁-24岁)3.少年组:2004年01月0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13至16岁)4.少儿组:2008年01月0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11至12岁)5.儿童组:2010年01月0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生;( 8至 10岁)6.幼儿组:2013年01月01日以后出生(7岁及以下)*每名运动员限报2大项(同一大项内的子项不受兼报限制)。各队伍各比赛级别不限人数。男子:-50KG、50-54KG、54-58KG、58-62KG、62-67KG、67-72KG、+72KG;女子:-43KG、43-47KG、47-51KG、51-55KG、55-59KG、59-64KG、+64KG。男子:-35KG、35-38KG、38-41KG、41-45KG、45-49KG、49-53KG、53-57KG、57-62KG、+62KG;女子:-33KG、33-36KG、36-39KG、39-42KG、42-46KG、46-50KG、50-54KG、54-59KG、+59KG。男子:-27KG、27-29KG、29-31KG、31-33KG、33-36KG、36-39KG、39-42KG、42-46KG、46-50KG、+50KG;女子:-26KG、26-28KG、28-30KG、30-32KG、32-35KG、35-38KG、38-41KG、41-44KG、44-48KG、+48KG。男子:-20KG、20-22KG、22-24KG、24-26KG、26-28KG、28-30KG、30-32KG、32-35KG、35-38KG、+38KG;女子:-19KG、19-21KG、21-23KG、23-25KG、25-27KG、27-29KG、29-31KG、31-34KG、34-37KG、+37KG。男子:-18KG、18KG-20KG、20-22KG、22-24KG、24-26KG、26-28KG、28-31KG、31-34KG、34+KG;女子:-17KG、17KG-19KG、19-21KG、21-23KG、23-25KG、25-27KG、27-30KG、30-33KG、33+KG。个人品势比赛设有:男、女子个人品势。各年龄组按级位(腰带级别)划分级别。各队每级别不限人数。混双品势,按年龄组划分级别,混双品势不以级位(腰带级别)划分级别。每组2人,为男女配对,同一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组混双配对,不允许跨组配对。各代表队每级别不限制组(队)数。团体品势比赛可男子团体、女子团体或混合男女团体,按年龄组划分级别,团体品势不以级位(腰带级别)划分级别。每组限3人,同一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组团体组合,不允许跨组组合。各代表队每级别不限制组(队)数。参赛队员以6-10人为一组(可男女混合),各代表队参赛各代表队每级别不限制组(队)数。级别如下:1.电子竞速比赛分别为:男子个人、女子个人、团体电子竞速。团体为可男女混合,3人一组。设各年龄组别。各代表队每级别不限人数。1.参赛代表队必须为广东省跆拳道协会专业性团体会员单位,主办方特邀队伍除外。参赛运动员须持有效期内中国跆拳道协会个人会员证。以上会员资格办理手续,请在赛前10天内联系主办单位办理。2.运动员不能为在训专业队运动员(两年内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计划内赛事前八名或各省市体育局计划内赛事前三名运动员)3.运动员必须在县(区)级医务部门进行体检,医生确认可以参赛后开出体检证明,各参赛队伍须携带上参赛运动员的体检合格证明到赛场,以便组委会抽查。4.参赛队须提供运动员《参赛风险告知书》,比赛出现严重意外的伤害事故,由各参赛单位全部自行负责解决,组委会不负担赔偿责任,但会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5.教练员必须具备广东省跆拳道协会认可的教练员资格,并按规则要求着装,否则不能参与现场指导。6.比赛技术官员由广东省跆拳道协会裁判委员会统一选派,辅助裁判可由承办方和代表队推荐,由裁委会审批后安排任用。1. 参赛人员包括领队、教练、队医、运动员、工作人员、家属以及其他随队人员,应该通过“粤康码”或当地健康码小程序,自主申报行程和健康情况(赛前2周),并在报到时配合查验。2. 参赛运动员需满足连续在粤14日条件,其他随队人员需满足连续在粤7日条件。3. 赛前两周内,参赛队伍所在地有通报本地病例的,所有参赛人员及随队人员均需要提供7天内有效核算检测报告。4. 赛前两周内,参赛队伍所在地被通报为高风险地区,将安排该队伍办理退赛手续。具体退费手续另行安排。5. 参赛队伍应带备口罩进入比赛场馆,并配合现场人员的管理和分流疏导,自觉保持排队距离。6. 参赛队伍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持证进入比赛区域,其他随队人员谢绝进入比赛区域;随队人员按比例向组委会申请观赛证,在规定时间有限度进入观众席。7. 参赛运动员应签署《自愿参训责任及风险告知书》《疫情防控申报和承诺书》,并在报到是递交。具体防疫要求,以当时当地政府发布为准。请队伍通过政府新闻渠道主动获取并配合执行。n 参赛费各单项目报名费 300元,每增加一项加收费 100/150元(如图所示)n 大项包括:个人竞技、传统品势(含子项:个人、混双、团体)、电子竞速(含子项:个人、团体)。n 团体项目收费:跆拳道舞,以代表队报名参赛的小组数量收取:每报一小组收费 500元; 例如:个人竞技+规定品势=300+100+保险+会员证;个人竞技+规定品势+电子竞速 =300+100+100 +保险+会员证;个人竞技+规定品势+电子竞速+功力击破 =300+100+100 +150+保险+会员证;参赛队伍必须为运动员购买运动意外保险,保险费20元/人。通过组委会统一购买,费用由运动员自理。参赛赛和保险费交费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2月8日结束。转账时请备注:XX队伍参加XX比赛。各参赛单位在报到时向组委会上交参赛保证金2000元(现金),以保证各参赛单在比赛期间无不良行为,如无不良行为赛后全额退回。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根据广东省跆拳道协会公布的业务费用办理,请在比赛前10天内,向协会咨询。现场办理须一次性缴交4年个人会员注册费用。
1.报名日期:从即日起接受报名,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12月7日23:00。
2.报名方式:比赛使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网址http://www.gdtae.cn/zhaoqing/
参赛单位通过网站自主注册队伍,按要求登记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个人信息和上传照片,然后选报参赛项目,最后打印<报名确认表>。(1)运动员身份信息、个人会员证信息通过报名系统提交,个人会员证可报名后补办。(2)须通过系统上传运动员电子照片,未及时提交照片,请携带纸质照片与报到时补办相关手续。(3)打印<报名确认表>。报名确认表为报名参赛、缴交报名费的唯一凭证。(4)《自愿参训责任及风险告知书》《疫情防控申报和承诺书》原件、(6)按防疫要求,出示健康码和行程信息,并配合查验和上传。(1)参赛队伍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完成参赛运动员报名,下载<报名确认表>,自行以报名确认表为依据核
算参赛费;通过转账方式向组委会缴交报名费(转账时务必备注队伍名称)。(2)在截止报名前,完成上述报名和缴费工作;同时把<报名确认表>签章后扫描(拍照),转账记录截图2个附件,邮件正文注明费用统计信息(或在确认表上标注),发组委会电子邮箱(组委会将回信确认),最终报名落实以此邮件为准。(3)组委会财务将对上述邮件进行审核,如有差异,财务将另行联系队伍进行核对。
(4)补办会员证,会员证续费、补办、新办请联系协会会员部办理。办理资料须在比赛前10天内提交,否则视作现场办理,现场办理须缴交4年个人会员注册费。团体会员注册请咨询当地协会。(5)更改手续,截止前变更参赛信息,须重新发送报名确认表。报名截止后变更报名信息,须向组委会提出申请,补办以上手续,参照级别更改手续办理,现场补交<级别更改表>。运动员退赛,应在赛前一周,向组委会提交书面申请,在赛后办理退费手续(根据情况部分退还参赛费用)。逾期提出申请以及比赛期间,不接受退赛申请。1) 报名系统技术支持:王老师18502028424 2) 报名手续咨询:莫建清 187075892103) 协会会员部联系人:魏老师 180272392304) 财务部联系人:莫建清 18707589210。(1)参赛队报到时按要求提交,印报名表(盖章)原件,承诺书/参赛风险告知书,比赛保证金(现金)。携带个人会员证和体检报告,以备抽查;3.领队会议:参赛队伍请派代表参加领队会,未参加领队会队伍,将不接受其提出的任何仲裁申请,并取消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领队会时间:(待定),地点:(待定) 。4.称重安排:参加竞技比赛运动员必须参加竞技称重,竞技称重将于赛前1天举行,在指定时间称重,超重运动员,可申请更改级别。比赛当天称重,超重运动员将失去比赛资格。称重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5.级别更改手续:在指定时间称重,需要修改级别的运动员,请在称重处领取级别更改表,填写后由称重裁判签名,然后在报到处缴交更改费用。更改费用标准:各参赛队第一人更改的收费100元,第二人更改的收费150元,第三人及以后更改的按200元/人进行收费。其他变更人员和级别、运动员退赛参照此流程办理。(1)各组别竞技项目计划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竞赛使用“大满贯”品牌电子护具。使用电子护具的组别,护胸和护头由供应商提供,脚套向供应商租用,其余护具自理(要求参阅赛制说明)。(2)在报到时,以队伍为单位,向供应商交纳脚套使用费100元/人。供应商联系人:15916007741陈先生。1) 运动员证未配照片,请自备纸质照片和身份证明文件,在报到时确认资格后自行招贴。2) 运动员证遗失,向组委会申请补办,并缴纳50元办证费,领取临时运动员证,临时运动员证须与身份证明文件同时使用。(2)领队、教练员、队医凭参赛证参与赛事活动和进入比赛区域。(3)参赛人员需持证参与赛事活动,服从现场管理进出相关区域,如有违反,组委会有权没参赛证件收证件,情节恶劣可取消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上述关于报到、会议、称重的具体安排以补充通知为准。附件1.《健康承诺书》&《疫情防控申报承诺书》&《自愿参赛责任及风险告知书》